一、首要步骤:系统排空与残留清理
残留的废水、浓缩液易导致管道堵塞、部件腐蚀,是停机后最先要解决的问题。
排空所有液体:关闭进水阀后,依次排空蒸发器内的原水、浓缩液和蒸馏水,确保蒸发腔、储液罐、管道内无积液残留。
冲洗核心流道:用清水(或根据废水类型选用中性清洗剂)冲洗蒸发腔、加热管、循环管道,重点清理可能附着的盐分、有机物残渣,避免干燥后结垢堵塞。
排放清洗废水:冲洗完成后,彻底排空清洗废水,防止清洗剂与残留污染物发生反应,产生腐蚀物质。
二、核心部件专项保养
不同部件材质和功能不同,需针对性保养,避免关键部件老化或失效。
1. 真空泵保养
2. 压缩机保养
3. 蒸发腔与加热部件保养
4. 阀门与仪表保养
三、长期停机的额外防护(停机超 15 天)
若停机时间较长,需增加针对性防护措施,避免部件长期闲置损坏。
管道与腔体内壁防锈:向蒸发腔和关键管道内通入干燥氮气(或涂抹防锈剂,需符合设备材质要求),形成保护层,防止空气和水分导致锈蚀。
电气系统防护:关闭总电源后,检查电气控制柜内是否有潮气,可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包),并定期更换;若环境湿度较高,需每月通电 1 次(不通负载),利用设备自身热量驱潮。
外部防护:用防尘罩覆盖整个设备,避免灰尘、杂物堆积;若设备安装在室外,需额外做好防雨、防冻措施(如包裹保温棉,防止管道内残留水分结冰胀裂)。
四、记录与检查:为下次启动留依据
保养完成后,需做好记录,方便下次启动前快速排查。
填写保养记录表:记录停机时间、保养日期、保养项目(如 “真空泵换油”“加热管除垢”)、发现的问题(如 “阀门轻微渗漏”),并签字确认。
启动前预检查:在记录表中备注下次启动前需重点检查的项目,如 “确认真空泵工作液液位”“检查加热管是否有泄漏”,减少启动时的故障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