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浮颗粒需彻底过滤:预处理后废水的悬浮物(SS)含量建议控制在 10mg/L 以下,否则颗粒易附着在蒸发器换热面,形成污垢影响传热效率,甚至堵塞设备管路。
胶体物质不可忽视:若废水含胶体(如化工废水、印染废水),需通过添加絮凝剂(如 PAC、PAM)破胶,避免胶体随废水进入蒸发器,导致浓缩液黏度升高,或附着在盐晶体表面影响回收盐纯度。
油脂类物质必须去除:废水含油时(如机械加工废水),需先通过隔油、气浮等工艺除油,油脂会在蒸发器表面形成油膜,阻碍热量传递,还可能导致冷凝水被污染。
钙镁离子需提前处理:高盐废水若硬度高(钙、镁离子总量>100mg/L),需通过化学软化(加碳酸钠、氢氧化钠)或离子交换法除硬,否则在蒸发过程中,钙镁离子易与碳酸根、硫酸根结合,形成碳酸钙、硫酸钙水垢,牢牢附着在换热管内壁,大幅降低传热效率,严重时需停机酸洗。
避免与其他离子反应:除硬时需控制药剂投加量,避免过量的药剂(如碳酸钠)与废水中的其他离子(如钡离子)反应,生成新的沉淀,反而增加杂质含量。
高浓度有机物需预处理:若废水 COD>500mg/L(如制药、化工高盐废水),需通过高级氧化(如芬顿、臭氧)、活性炭吸附等工艺降低有机物含量,否则有机物会随蒸汽进入冷凝水,导致淡水 COD 超标;同时,有机物会包裹盐晶体,使回收盐纯度下降,甚至无法回用。
避免有机物高温变性:预处理过程中需避免高温操作,部分有机物在高温下会变性、聚合,形成难以去除的大分子物质,后续进入蒸发器后更易结垢或污染盐产品。
针对不同蒸发器调整预处理:若使用板式蒸发器,因换热面间隙较小,预处理需更严格(如 SS<5mg/L),防止间隙堵塞;若使用管式蒸发器,对杂质的耐受度可稍高,但仍需满足基础预处理要求。
考虑后续结晶需求:若需回收盐(如氯化钠),预处理需额外控制重金属离子(如铅、镉)含量,通过螯合树脂等工艺去除,避免重金属进入结晶系统,导致回收盐不符合工业标准。
首页
产品
电话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