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低温蒸发设备的蒸发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?

发布日期:2025-09-19 点击:59

一、传热相关因素:决定热量传递效率

  1. 传热面积与设备结构
    蒸发效率与传热面积正相关 —— 传热面积越大(如多组加热管、膜式蒸发器的膜面),废水与热源的接触面积越广,单位时间内可传递的热量越多,水分汽化量越大。同时,设备结构设计直接影响传热效果:强制循环式设备通过高流速废水冲刷加热面,减少结晶、结垢对传热的阻碍,其蒸发效率比自然循环式高 30%~50%;升膜 / 降膜式蒸发器通过 “膜状流动” 使废水均匀覆盖加热面,避免局部传热死角,也能提升效率。
  2. 传热温差
    低温蒸发的传热温差(热源温度与废水蒸发温度的差值)是热量传递的核心驱动力。温差越大,热量传递速率越快,蒸发效率越高。例如:若热源(如热泵出风口)温度为 70℃,废水蒸发温度为 50℃,温差 20℃;若通过优化真空泵提升真空度,使废水蒸发温度降至 40℃,温差扩大至 30℃,蒸发速率可提升约 40%(需在设备材质耐温范围内调整)。
  3. 传热系数
    传热系数反映传热面的导热能力,受加热管材质、表面洁净度影响极大。
    • 材质方面:钛管的导热系数(约 17W/(m・K))高于 316L 不锈钢(约 16W/(m・K)),在高盐腐蚀场景下,钛管设备的传热系数更稳定,长期蒸发效率更高;

    • 表面洁净度方面:若加热管内壁附着结晶、结垢,会形成隔热层,使传热系数骤降(如结垢厚度 1mm 时,传热系数可下降 20%~30%),直接导致蒸发效率衰减。

二、真空度(汽化环境):决定水分汽化难易

低温蒸发依赖负压环境降低水的沸点,真空度直接影响废水的蒸发温度与汽化速率:


  • 真空度越高(系统压力越低),水的沸点越低,水分子更易突破表面张力汽化。例如:真空度 - 0.08MPa 时,水的沸点约 45℃;真空度提升至 - 0.095MPa 时,沸点降至 35℃,相同热量下,低沸点状态的水分汽化速率更快;

  • 若真空度不稳定(如真空泵故障、系统漏气),会导致废水蒸发温度波动,甚至出现 “局部过热”,反而降低汽化效率,同时增加盐分结晶风险。

三、废水自身特性:影响汽化与传热过程

  1. 废水浓度(含盐量)
    废水浓度越高,其黏度、沸点升高值(溶液的沸点比纯水高,即 “沸点升高” 现象)越大,蒸发效率越低:
    • 黏度增大:高浓度废水的流动性变差,在加热管内的流速降低,传热效率下降;

    • 沸点升高:如 10% 浓度的氯化钠废水,沸点比纯水高约 3℃;浓度升至 25% 时,沸点升高约 8℃,需更高的热源温度才能维持传热温差,间接降低蒸发效率。

  2. 废水温度与进料流速
    • 进料温度:若废水进料温度接近其蒸发温度(如蒸发温度 45℃,进料温度 40℃),则无需额外消耗热量升温,可直接进入汽化阶段,蒸发效率更高;若进料温度过低(如 20℃),则需先消耗热量将废水加热至蒸发温度,单位时间内的汽化量会减少;

    • 进料流速:在强制循环设备中,进料流速需稳定在设计范围(通常 2~3m/s)—— 流速过低,废水在加热管内停留时间过长,易结垢;流速过高,会增加管道阻力,反而浪费能耗,二者均会影响蒸发效率。

  3. 废水杂质含量
    废水中的悬浮杂质(如泥沙、有机物絮体)会影响传热与汽化:
    • 杂质附着在加热管表面,会降低传热系数;

    • 若杂质为 “表面活性物质”(如某些有机物),会增大水分子的表面张力,阻碍汽化,导致蒸发效率下降。

四、热源供给:决定热量输入稳定性

低温蒸发的热源多为热泵(空气源、水源)或电加热,热源的热量供给速率与稳定性直接影响蒸发效率:


  • 热量供给速率:若热源功率不足(如热泵制热量小于设备设计需求),单位时间内传递给废水的热量不够,即使其他条件优化,蒸发量也会受限;

  • 稳定性:若热源输出波动(如空气源热泵受环境温度影响,冬季制热量下降),会导致传热温差不稳定,蒸发效率随之波动,需通过 “辅助加热”(如电加热)补充热量,维持效率。